中新網西寧10月9日電 (張添福)“青海各民族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文化,留下了眾多文化遺產,通過這次可移動文物普查,最重要的就是摸清文物‘家底’。”9日,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副局長董志強對記者說,通過普查,還能為下一階段的保護和文化資源共享提供便利。
  據瞭解,青海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預計2016年底全面結束,範圍是該省境內各級國家機關、事業單位、國有企業等國有單位所收藏保管的可移動文物,包括1949年以前,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工藝美術品,重要文獻資料和手稿以及反映歷代各民族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。
  董志強介紹,本次普查不改變文物權屬現狀,可以全面掌握該省國有收藏單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、分佈、本體特征、人文信息和保存情況,總體評價可移動文物保護現狀及發展趨勢,為構建科學有效的文化遺產保護體系提供依據。
  董志強說,本次普查根據統一技術標準,將文物數據導入普查信息採集軟件,內容包括文物名稱、類別、級別、年代、質地、保存狀態等14項基本指標,以及11類附錄信息和照片影像資料。
  “以前沒有對可移動文物做過普查登記,數量莫衷一是,有人說青海可移動文物有十幾萬件,有人又說有二十餘萬件,但青海黃教聖地塔爾寺就有可移動文物近十萬件。”董志強說,通過本次普查,就能準確的掌握數量。
  董志強表示,現在可移動文物的科學保護不容忽視,部分保護機構認為只要文物不丟即可,不能有效控制文物在自然狀態下的保存狀態,“通過本次普查,能進一步對青海可移動文物的保存環境和狀態做科學掌握,為下一步文物預防性保護提供基礎資料。”
  董志強同時表示,本次普查結束後,為以後文化資源共享提供了依據,可以將青海分佈廣泛的可移動文物收集起來,通過專題展覽及其他形式,展現在廣大觀眾面前,滿足大家對文化遺產的瞭解和欣賞需求。(完)  (原標題:青海首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進入認定階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a10eavgl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